English  عربي
首页 > 中沙关系 > 教育交流
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
2001-09-08 00:00



    古老的东方有两个勤劳、勇敢、智慧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和阿拉伯语民族。这两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悠久、最灿烂、最辉煌的文明与文化。美丽的丝绸之路是友谊的纽带,经济和文化交流滋润着这两片沃土。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一直不断。公元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语也自然而然地来到了中国,先为中国的穆斯林所接受并学习、运用,后为国家所重视。至今,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和科研工作,已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促进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交往,为增进中阿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正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中阿交往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的交往源远流长。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命出使西域,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等中亚国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未亲临西亚,但已经听到关于"条支"这个地区的情况。《史记》和《汉书》都提到了"条支",指的就是海湾、伊拉克等阿拉伯地区。东汉和帝永元9年(97年),甘英奉西海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包括埃及、叙利亚在内的罗马帝国东方领土),抵条支,为西海(海湾)所阻,不能西渡,乃还。

    张骞和甘英的西行,增进了中国对西亚特别是对阿拉伯地区的了解,也促进了中西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据阿拉伯著名的历史学家马斯欧迪在他的名著《黄金草原》里的记载:公元6世纪,中国的商船经常访问海湾,并从海湾进入幼发拉底河,在距离古巴比伦废墟约3公里之处的"希拉城"附近停泊,与当地的阿拉伯人进行交易。这说明,在唐代以前很久,中国同阿拉伯地区已经发生了频繁的交往。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交往主要是通商。中国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西方,通过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另一条是海路,以陆路为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长安的采集地,出玉门阳关西行,经中亚安息(波斯),再往西至条支、大秦。到了唐代,上述两条线路有了更大的发展,陆路继续不断,海路发展迅速:中阿之间的贸易往来从各自的港口往返,取道马来群岛,经印度洋,穿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至底格里斯河,直抵伊拉克的巴格达。

    《唐书·大食传》中有一段记载说:"大食王密莫末"于公元651年遣使入唐,"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矣。"这里讲的"大食"即是"条支"的谐音,"大食王"正是四任哈里发中的第三位奥斯曼,"密莫末"即是其称号"穆民的长官"或"穆民领袖"一语的谐音(音译)。史料证明,阿拉伯从奥斯曼至倭马亚和阿巴斯向中国遣使曾达37次之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阿关系历史悠久,中国人在唐代(公元七、八世纪)已掌握了阿拉伯语并用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人进行了较频繁的交往。

    二、中国早期的阿拉伯语教学

    《旧唐书》卷4中有这样的记载:"永徽(高宗,公元650-684年在位)二年乙丑,大食国始遣使朝献。"这一天相当于公元651年8月25日,伊历31年1月2日,是奥斯曼哈里发执政时期。这是中国官方史籍首次关于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高级使节往来的记载,这一天也被认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开始。

    "从唐永徽二年(651年)到南宋末年的600多年间,大食商人到中国贸易者,络绎不绝,他们很自然地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不少大食人后来从沿海港埠移到内地居住,在中国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成为'华化'了的大食人"。

    在阿巴斯王朝时期,中国唐朝统治者和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甚至于公元756年,肃宗继位后,要求阿巴斯的哈里发艾布·贾法尔·曼苏尔支持他向篡夺其王位的人夺权。于是,曼苏尔派出一支穆斯林军队帮助他恢复了王位,并夺回了两个首府:长安和洛阳。据说这些军人后来没有回国,而是在中国定居下来,并同中国人通婚。

    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和中阿关系的不断发展及一批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进入中国并定居下来,阿拉伯语也随着不断传开。由于生活和交往,特别是宗教传播和宗教礼仪的需要,学习阿拉伯语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中国早期的阿拉伯语教学可以说是从清真寺开始的,这和阿拉伯人的教育是相一致的。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过:"进入清真寺教学或接受教育的人,犹如为真主而战的勇士。"阿拉伯人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伊斯兰教和清真寺联系在一起。对穆斯林来说,清真寺不仅是神圣的礼拜场所,也是接受教育的地方。清真寺是阿拉伯人历史上最早的学校。当时,清真寺里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颂读、背记《古兰经》和有关的宗教知识、礼仪。而这些内容的载体就是阿拉伯语。

    中国早期的阿拉伯语教学是在清真寺里进行的,这就是我国穆斯林们常说的"经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是中国穆斯林"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所决定的。凡是穆斯林聚居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而在清真寺里进行宗教教育最方便。这种教学方法也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清真寺内的传统教育方式同中国私塾教育的结合。清真寺为所有的穆斯林学子开放,凡来这里求学者,都可以享受免费食宿、免交学杂费,阿訇无偿授课。

    三、中国当代阿拉伯语教学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长期以来都只局限于清真寺的大门内。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阿拉伯语在中国首次被列入高等教育体制。1943年3月,从埃及艾资哈尔大学学成归国的纳忠先生(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首次在中国高校--中央大学教授阿拉伯语,并编写出中国高校第一本阿拉伯语教材,1945年,首次在中央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阿拉伯-伊斯兰历史文化课程。1946年,北京大学聘任纳忠先生的同窗好友-也是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成归国的马坚先生为教授,并委托其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建立阿拉伯语专业。

    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国家先后批准在外交学院(62年并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设立阿拉伯语专业。90年代,云南大学又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21世纪第一年,天津外国语学院又宣布,2002年开始招收高职生。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的不断发展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学。这是普通高等院校,以阿拉伯语为学习专业兼学其他文化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相应学历和学位证书的教育。我们将在本文的第四部分里论述高等院校的阿拉伯语教学,这里只略提一下。

    2、宗教院所的阿拉伯语教学。这是有别于经堂教育的高等专业教育。1955年,经政府批准,北京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其课程设置分为伊斯兰教专业课和大学文科基础课两大类。阿拉伯语在教学内容中占的比例较大,该院加入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并成为理事单位。其学生也经常与其他普通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参加各种外语和外事活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为了培养更多的爱国爱教的高级宗教人才,北京、沈阳、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兰州、郑州、昆明、石家庄等地先后成立了9所地方伊斯兰教经学院。这些经学院的教学宗旨和内容及学制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基本一致。

    3、中学里的阿拉伯语教学。这是有别于经堂教育的中等教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外交往不断密切,一些中学特别是一些穆斯林聚居的地方中学,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文化课教学外,开设了阿拉伯语课程。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河南、青海、宁夏等省市都有一些普通中学开设了阿拉伯语课程,北京有的职业中学也开设了阿拉伯语课程。

    4、清真寺里的阿拉伯语教学,亦即"经堂教学"。这是古代经堂教育的继续。近现代经堂教育的教学设置分为两部制:小学部和大学部。除了宗教知识课和其他的文化课外,阿拉伯语是必修的课程。

    5、各种阿拉伯语培训班。这种培训班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开设的。有的是因为出国访问或工作,有的是想学习阿拉伯语以利研究中东或阿拉伯问题,有的是因宗教信仰的需要等等。因目的不同,学习的时间也不同。故培训班的时间为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或一年不等。

    总的看来,中国当代的阿拉伯语教学可说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四、中国大专院校的阿拉伯语教学

    中国大专院校的阿拉伯语教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的阿拉伯语专业学历教育。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阿拉伯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涉外工作常识和用阿拉伯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在外交、外贸、新闻、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阿拉伯语高级人才。

    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学主要围绕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阿拉伯语语音、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语会话、阿拉伯语书法、阿拉伯语语法、阿拉伯语听力、阿拉伯语阅读、阿拉伯国家国情、阿拉伯语写作、论文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笔译、阿拉伯语范文研读、阿拉伯语报刊选读、阿拉伯文学作品选读、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历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语言学、阿拉伯语修辞学、阿拉伯语词汇学、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阿拉伯经贸与中阿经贸往来、阿拉伯文化及中阿文化交流等。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已经培养了数千名掌握阿拉伯语、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他们遍布中国的政治、经济、贸易、科学、文化、教育、新闻、旅游、军事等领域,其中有的已经成为部长、大使、将军、教授、研究员、学者、经理等等。他们为发展中国同阿拉伯语国家的关系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中国高等院校教授阿拉伯语的单位有: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研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研室、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研室,天津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研室也将于2002年秋季开始招生。中国各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师已有120多位,他们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四个级别。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高校在普通高等教育基础上发展了研究生教育,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三所大学有权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还可以接受博士后人员进行研究工作。

    目前,中国高校的学制主要分为:大专: 2至3年,包括普通大专、双学位和高等职业教育。大本:4年,包括单语制:阿拉伯语为主+第二外语,双语制:阿拉伯语+英语,复合制:阿拉伯语+经贸。硕士:2年半至3年,分应用型和研究型。博士:三年。博士后:2年。现在,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学、阿拉伯历史、阿拉伯社会文化、阿拉伯问题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至今,已培养了50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目前,在中国各高校学习的正式学生接近500人。

    现在,中国高校中阿拉伯语专业招生规模最大的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规模最大,现有各种层次的学生200多人。该校是中国第一个阿拉伯语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0年),也是第一个阿拉伯语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还是中国唯一可以接受培养阿拉伯语博士后的单位(1992年)。

    五、中国大专院校的阿拉伯语学术研究

    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师们,一直孜孜不倦地在阿拉伯语教学园地上耕耘,此外还对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历史、地理、宗教、风俗等诸多领域进行不懈的研究。在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上取得了许多成果。编著出版了大量的教材、专著、论文和译作。其中较为重要的有:

    1、教材: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的:《阿拉伯语》10册,《基础阿拉伯语》4册,《阿拉伯语实用口语》,《阿拉伯语基础语法》4册,《阿拉伯语课外阅读丛书》10册,《阿拉伯语听说教程》2册,《经贸阿拉伯语》上册,《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的《阿拉伯语教程》5册,《阿拉伯语三百句》;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阿拉伯语汉语翻译教程》,《阿拉伯现代文学选读》,《阿拉伯语应用文》,《阿拉伯语汉语口译教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出版的《阿拉伯语报刊阅读》,《阿拉伯语常用句型》等。

    2、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的《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阿拉伯语常用词分类辞典》,《中国成语辞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的《汉语阿拉伯语简明词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的《阿拉伯语汉语经济贸易词典》,《阿拉伯语汉语成语谚语辞典》;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阿拉伯文学词典》,《阿拉伯语汉语袖珍词典》,《简明汉阿词典》等。

    3、专著: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的:《阿拉伯语修词学》,《阿拉伯语语言学》,《阿拉伯语词汇学》,《阿拉伯语篇章语言学》,《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阿拉伯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的《现代伊斯兰思潮》,《伊斯兰文化史纲》;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语发展史》,《阿拉伯语语体学》,《阿拉伯简史》等。

    4、译著:《古兰经》,《一千零一夜》,《卡利莱和迪姆乃》,《纪伯伦全集》,塔哈·侯赛因的《日子》,纳吉布·马哈福慈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和《我们街区的孩子们》,《马哈福兹短篇小说选萃》,《自传的回声》,艾哈迈德·艾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黎明时期》,《近午时期》(3册),《正午时期》(4册),邵基·戴伊夫的《阿拉伯埃及近现代文学史》,陶菲克·哈基姆的《乡村检察官日记》等。

    5、刊物: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阿拉伯世界》杂志。这是1980年9月创刊的中国国内唯一的专门研介阿拉伯世界的刊物。

    此外,为了提高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学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中国国家教育部成立了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阿拉伯语教学指导组,以便指导全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在该指导组的领导下,编著出版了中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和《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词汇表》,为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高校教师的群策群力下和社会各方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和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两会为中国的阿拉伯语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中国大专院校的阿拉伯语教学与对外交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学主要依靠本国教师来传道、授业和解惑,也根据语言的教学规律,聘请阿拉伯国家的教师来华任教,其中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和苏丹等国的外教较多。另一方面,国家还派出留学生,到阿拉伯国家留学,以便更好地学习阿拉伯语和实地了解阿拉伯国家的国情、历史、地理、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中阿友谊与合作。留学生所到的国家有埃及、伊拉克、叙利亚、苏丹、也门、科威特和卡塔尔等。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有更多的机会与阿拉伯语人接触,了解阿拉伯国家的国情,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还与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领馆加强联系,请它们提供一些有关各国的图书资料、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等供教学使用;同时,还请使领馆的大使、总领事、参赞或其他高级外交官给学生作报告或讲座。此外,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学生还与阿拉伯各国的来华留学生相互联络,举行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与国外许多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其中有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分别与埃及、约旦、伊拉克、苏丹、巴林、阿曼、也门、突尼斯、利比亚等国的大学及阿拉伯教科文组织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并与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等国的大学进行了互访、互赠图书和教学资料等交流活动。应沙特方面的邀请,至今已有数批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师到沙特参加一年一度的杰纳迪利亚国际文化节;中国高校的一些教授还应邀到阿拉伯国家的大学讲学,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已故的归运昌教授、李文彦教授;出席阿拉伯国家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如已故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归运昌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朱威烈教授,有的中国教授还被聘为一些阿拉伯国家学术机构的通信院士,其中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纳忠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朱威烈教授和已故的北京大学的刘麟瑞教授等。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学与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由于中国高校与中国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努力,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了解、赞扬和支持。1987年,阿联酋迪拜商会向上海外国语大学捐资建立了迪拜-上海阿拉伯语教学基金;1990年5月,沙特向北京大学赠送了一套设施完备的语言实验室,1995年又出资援建了北京大学马坚伊斯兰学术研究基金会,此外,沙特还给中国有阿拉伯语专业的各大学赠送了30册一套的《阿拉伯世界大百科全书》;1995年2月,由阿联酋扎耶德总统捐资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设的阿拉伯语教学楼(阿联酋阿拉伯语教学和阿拉伯伊斯兰研究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大楼装备了多媒体电脑设备、远红外同声传译系统,一万多册阿拉伯语图书资料的图书馆和先进的电教和办公设备;1997年,埃及驻华使馆新闻处向中国各有关大学的阿拉伯语专业教学单位赠送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该新闻处和阿拉伯国家联盟驻京代表处还定期给各有关大学赠阅它们出版发行的刊物及有关的资料。各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领馆也给了中国各有关高校一定的支持。在此,我想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的阿拉伯人和有关机构表示由衷的感谢。

    七、中国阿拉伯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尽管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中阿友谊架起了桥梁。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解决。

    1、国内外对阿拉伯语重要性的了解和对阿拉伯语教学的支持及投入不够。由于中阿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加强和开拓,又由于阿拉伯语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的地位不如英语或法语或其他通用语中,双方对阿拉伯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阿拉伯语的教授与传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尽管中国政府和有关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有些阿拉伯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资助,但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中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我们在上面已经讲到过中国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情况。可我们认为那还不够,因为大部分的交流合作关系只停留在协议上,没有真正实施。

    3、教学和科研的软硬件明显不足。当今的世界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宽带,上网等都是我们进行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的重要途径。可我们正缺少这些途径。此外,我们的资料也极为有限,来源也不多。再加上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还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给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阻力。

    4、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协调。尽管中国教育部已建立了阿拉伯语教学指导组,成立了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编出了教学大纲。但国家对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规划不够,协调和指导也有欠缺;此外,对全国各类阿拉伯语教学单位的协调也不够,要求也不够严格。高校之间及各类阿拉伯语教学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协作也不够。诸如此类因素均影响到中国阿拉伯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5、师资不足,出现断层。因历史的原因及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师资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大部分已退休,中青年教师严重不足,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因经验不足,难以承担更多教学和科研任务。

    诸如此类原因,已成为阻碍中国阿拉伯语教学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中国阿拉伯语的教学水平,为中阿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1、中阿双方应认识阿拉伯语在21世纪的重要性。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中阿两大民族加强交流的桥梁。双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阿拉伯语教学的关心和支持的力度,加大投入,拓宽途径。我们发现英美人、法国人、俄国人、西班牙人、德国人和日本人都在大力支持本国语言文化的传播,他们在中国的投入大大超过阿拉伯国家,他们出资在华设立机构、赠送各种资料、免费派出教师、制作各种音像教材,在中国中央及地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各自的语言教学内容,这些足可以说明上述各国对本国语言传播的重视和支持。

    2、加强交流与合作。双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及高校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落实各种协议所规定的各项内容。我们了解到中国同一些阿拉伯语国家签订了文化教育协议,但执行得不够理想。中国同埃及的协议就执行得不够好。双方在互派留学生上做得还算可以,但在互派教师上,我们以为埃方做得差些。自 20世纪90年代起,埃及根据两国有关协议派给我们的阿拉伯语教师均从艾资哈尔派出,但均是其下属中学的普通教师,他们有的从未到过非阿拉伯国家,有的甚至没出过国,英语不行,对现代语言教学了解甚少,更是没有教过非阿拉伯人,所以到中国后,一是生活难以习惯,二是不懂教外国人学习阿拉伯语方法,三是为宗教所困,难以胜任工作。

    3、发展教学和科研的软硬件,尤其是师资和设备及图书资料。建议阿拉伯国家支持并斥资阿拉伯教科文组织,让其同中国各有关部门协调与合作,向中国高校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设备,派出合格的教师,培养中国的阿拉伯语师资,共同开发教学软件,共同编写教材。

    4、设立奖励中国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的基金。奖励那些在中国教授阿拉伯语和传播阿拉伯文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教师。

    5、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应支持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师参加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建议在中国举办教非阿拉伯人学习阿拉伯语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加强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据我们了解,类似的研讨会,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都举办过多次。举办阿拉伯的研讨会该是时候了。

    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和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它值得我们双方给予特别的关心和支持。随着中阿政治、经贸、文化、社会等方面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加强,阿拉伯语在中国将会越来越受欢迎,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和发展。让我们携手努力吧!

    以上内容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家或任何组织及机构,如有错漏,敬请批评指正。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张宏

    2001年9月8日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